大陸海關總署署長于廣洲昨指出,大陸今年進出口額較去年衰退,主因是全球經濟不振、企業綜合成本居高與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,但整體態勢雖下降,但相較美日與歐盟,中國的表現相對要好。
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昨舉行海關總署新聞發布會,對於中國今年貿易總額成長率百分之六的目標能否達成,于廣洲並未直接回答,而是表示,具體實際統計數字將於明年一月召開專場記者會統一發布。
于廣洲指出,中國外貿下降,第一是近年來全球經濟持續不振,國際市場需求嚴重低迷;中國的對外貿易、特別是出口,確實受到較大衝擊,增速又出現明顯回落。
第二是企業的綜合成本確實居高不下。于廣洲表示,傳統競爭優勢明顯削弱、勞動力成本上漲、中低水準產品難以滿足消費者,加上人民幣實際有效匯率的累升,各種因素交織削弱企業的競爭力和競爭優勢。
第三是國際大宗商品價格下跌,拉低整個進出口的形勢。于廣洲指出,此對進口影響了11.2個百分點,對出口影響0.7個百分點,「價格因素」是一個重要變數;然整個態勢雖下降,但表現較好。
于廣洲以世界貿易組織的最新數據強調,今年前三季,中國的出口下降1.9%,同期的歐盟、美國、日本,分別下降12.8%、6%、9.2%;在同處下降過程中,中國表現相對好。
至於未來中國經濟前景,于廣洲指出,一是中國的進出口總量居世界首位、出口仍有優勢,二是中國在全球總市場的份額持續提升,三是大陸內部很多新興業態正在顯現,例如:跨境電商、旅遊購物、市場採購等。
第四是「優進優出」邁出步伐。于廣洲表示,中國現在的貿易方式、主體與結構都在不斷優化,手機與醫療器械等產品有兩位數成長,電子、通信與航空航太等產品的市場比重明顯提高,「整個態勢雖有下降,但還是表現較好」。
于廣洲強調,明年將面臨很多困難,有非常多的不確定與制約因素,但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,將有更大信心,深入認真研究、把握外貿發展新常態,千方百計地支援有市場、有訂單、有潛力、有效益的企業,能成長得更快更好。
No comments have been made. Use this form to start the conversation :)